新闻动态

【社会实践】青春足迹:探秘邹城博物馆、唐王湖与护驾山,让历史在脚下“活”起来

    2025-07-27 12:36:25 来源:建筑工程学院          浏览数: 0

  当青春的脚步踏入千年古韵,当热忱的目光追寻文化根脉,我们青岛农业大学“邹鲁遗珍,古建焕新”社会实践团队,在这个暑期开启了邹城文化探索之旅。7月23日,我们怀揣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深入邹城博物馆、唐王湖和护驾山,以脚步丈量历史,用行动书写担当。这不仅是一次社会实践,更是一场与千年文明的对话——我们渴望通过实地探访,让沉睡的古迹在现代青春中焕发新生,为社区文化自信注入活力。

  邹城博物馆:对话历史的回音壁

  踏入邹城博物馆,仿佛穿越时空长廊。朱红门廊、青铜器皿,每一件展品都在诉说着邹鲁文明的厚重底蕴。队员们驻足于孟府孟庙专题展区,通过专业测绘工具记录文物细节,从砖石纹饰到建筑结构,解码古人智慧。最难忘的是与一位当地长者的交流:他指着展柜中的明代石刻,动情地说:“这些不是冰冷的石头,是咱邹城人的‘活历史’啊!”互动中,队员们从模糊的课本知识走向清晰的历史认知——物馆不仅是陈列馆,更是文化传承的活课堂。棕绳围栏系着褪色麻布标识牌:"北辛居址·距今7300年"。半穴式屋顶覆盖的茅草仍保留收割时的弧度,屋内陶灶旁散落的虚拟炭灰中,一抹用全息技术投射的篝火正跃动橙光,恍惚间传来远古薪柴燃烧的噼啪声。横幅烫金字"文脉守护者联盟"被二十双手共同绷直,石阶背景墙的《邹鲁文化长卷》浮雕从春秋竹简绵延至高铁穿山。后排男生踮脚避让浮雕中的孟子周游车辙,前排女生辫梢红绳与浮雕结尾处的现代城市灯光秀交融成同色光点。

  唐王湖:湖光中的文化涟漪

  午后移步唐王湖,碧波荡漾间映照着古建筑倒影。团队的热情点燃了市民对本土遗产的热爱。七孔石桥的弧形倒影被微风揉皱,碎成满湖琉璃。桥洞深处钻出两只黛色水鸟,翅尖掠过水面时,倒影里的庑殿顶斗拱突然荡漾成《营造法式》的榫卯结构图。石桥孔洞逐渐亮起暖黄灯带,此刻的唐王湖成为巨大的光学仪器:白天折射历史光谱,夜晚显影人间星河。离去的市民踩着自行车,车铃铛叮当声里,所有倒影都化作流向未来的活态文化血浆。

  意义收获:文化根脉,青春担当

  这次邹城之旅,让团队深刻领悟:古建筑保护不仅是修缮砖瓦,更是传承生生不息的文化灵魂。从博物馆的深沉回响,到唐王湖的互动启迪,再到护驾山的登高实践,每一步都重塑了我们对历史的认知——古建在青春中“活”了,“动”了。队员们收获满满:专业测绘技能提升了对古建科学的理解;市民互动增强了沟通能力;更重要的是,文化自信在心底扎根。后续,我们将整理调研数据,制作文化科普手册和线上方案,让邹鲁遗珍真正“焕新”于新时代。

编辑:高子乘

责任编辑:李虹俐

  • 上一篇: 没有了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