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29 09:21:06 作者:张智堃 来源:建筑工程学院 浏览数: 0
7月16日至7月18日,青岛农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筑力三农”志愿服务团在寿光市,分别进行了调研农村建设政策在农村的普及程度、向农村村民宣传十九大的精神内涵和乡村振兴战略、考察学习装配式建筑与普通建筑施工现场三个方面的社会实践活动。
蔬菜大棚筑力新农村建设
7月16日,实践团抵达寿光市留吕镇。队员们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充分了解了新农村建设政策在农村的普及程度,深入调研村民们对新型建筑模式和建筑材料的了解情况。
告别低矮破旧的平房,住进宽敞舒适的楼房。提到生活的改变,村民们都异口同声地将其归功于“萝卜”。如今,浮桥萝卜,已经从一个小产品成为一个大产业,黄瓜、丝瓜、大葱、萝卜托起了村民的致富梦,支撑起了村民的幸福生活。蔬菜大棚产业成长的背后,则是浮桥村全村付出的努力。队员们首先到达浮桥社区进行走访调研,队员们在走访中了解到,社区里的卫生每天有人打扫,绿化非常到位,经常有游客来参观这个发展较为先进的村庄。据居民反映,在新农村建设中,政府根据每个家庭的收入不同给予不同的房屋补贴。多亏了政府的帮助,居民们的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农村信息化平台新农村建设政策取得了卓越成效。随着农村信息化平台的不断发展,村民们通过电视、网络和大队的宣传等渠道更加了解新农村建设政策。但是老年房分配不足,并且老年人上下楼不方便,他们希望这一点能有所改进。
随后队员们一同走进浮桥村,据村民反映,在新农村建设中,国家很重视寿光大棚模式,重视技术发展,大力倡导农村大棚建设。大棚应时代发展已经实现生产的工业化,方便了种植施肥浇水,加快了新农村建设的力度。队员们向村民了解当地新农村建设的宣传和贯彻情况,并引导居民深入了解农村新政策,使其了解到新农村建设的最新形势,同时结合专业知识向村民介绍建筑模式的新发展。
通过此次走访调研,队员们更加深入的了解到乡村实际情况,紧靠政策方针,对于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农村建设政策有了更深的感悟。
实践队员宣讲乡村建设政策
7月17日,实践服务团到达寿光市留吕镇南庄村,开展“改革开放七十载,乡村建设在路上”主题宣讲活动,队长与村支书完成对交工作并向其介绍了团队的来意和计划,村支书表示支持并配合完成队员们的宣讲工作。
宣讲人首先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做了详细介绍,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进行了讲解,为了让村民们更加具体的了解到新农村政策,宣讲人还阐述了新农村政策的具体措施,使当地居民了解到新农村建设的最新形势。最后宣讲人指出国家正在加大力度践行新农村建设,这需要村民们去配合和支持,她希望村民们能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的号召,为社会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在与村民们的沟通中队员们也了解到,随着新农村建设政策的出台,村庄基础设施也不断优化升级。
此次宣讲活动一方面普及了新农村建设政策,促进了相关政策的落实,维护了农民的切身利益,同时也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经验,提升自身的能力并收获一个积极团结的团队,并且将所学专业知识应用于社会进步的实际问题,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文化建设的发展。
队员实地调研装配式建筑
7月18日,实践服务团到达寿光市留吕镇,队员们一同前往装配式建筑与普通建筑施工现场进行考察学习。同时进行新型建筑模式和建筑材料的调研,结合专业知识向村民介绍建筑模式新发展。
在建筑类调查中,队员们发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村民们对于住房建筑一方面的要求也随之增长,村里部分旧房屋进行了修整改造,从简陋的平房变成水泥房。在此过程中村民们也会注意房屋隔音保温性、环保节能性、实用性、美观性等问题,这也体现了居民住房需要和建筑行业发展相结合并互相促进的趋势。
同时,农村新型建筑模式和建筑材料的应用需要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亟待在乡村进行规划试点,将会在减少施工和建房压力的基础上满足居民对于住房等建筑的需求。其中,在调研中有村民十分了解装配式建筑,他表示平日会比较关心这种形式的建筑的防火防震问题,在此方面泡沫砖普及的较多。他向队员们分享了他所了解的装配式建筑,他指出装配式建筑构件可以标准化大量生产,不受天气等其他一切不确定因素影响,质量方面更加可靠,并且减少在建设过程中的物料浪费,同时也大大减少了建筑垃圾的产生,降低了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预制构件加工完成之后,直接拉到施工现场组装,减少了其中的供需,大大加快了施工进度。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使队员们结合专业特色和社会发展趋势,调研新旧建筑模式的应用以及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突破了书本上的限制,将所学专业知识应用于社会进步的实际问题。使队员们了解农村发展现状、结合专业知识紧跟社会发展趋势并明确奋斗方向,为乡村振兴建设添砖加瓦。
编辑:张智堃
责任编辑:刘园园